

10岁的孩子,的确是长大一些了,能够理解更多的事情。最近,我设置了更多的家庭讨论,帮助他思考写作业的问题。
有一天,我问儿子:“如果今天有10项作业,你怎么安排?”
“每项作业写20分钟。”
“你这样安排,就只能是匆匆忙忙地写作业,没有思考的时间。”
“那就挑重点的写?”
“什么是重点的呢?”
儿子一时语塞。回忆他以前的做法,他通常会把生字、练习册的作业先作,抄课文的作业基本上就放在后面。看来他已经分得清轻重缓急,只是还不善于总结。
我又接着问:“哪些作业是每天必须做的?”
“听古诗、吟诵,读书。”
“嗯,不错,还有听英语、听成语接龙。”
“对,对……还有弹琴,这个是副科,也算吗?”
“当然算,这些都是基本功,每天都得练,才能慢慢掌握。这些都属于作业,只不过不是老师留的作业,是咱们自己留的……还得注意复习,因为人会忘的。人的记忆特点是,当天、第二天、一周、两周、一个月、三个月……”停了停,我又问,“哪些作业是隔几天要作的?”
“口算,写日记。”
“对。关于英语,我们一周内每天听一个固定的内容,周末学习这个内容,同时复习上一周的内容,也可以说是隔几天作的事情……有时候,写作业就是第一次复习。”
这个问题太复杂,无法细致地划分,我有些说不清了。不管怎样,儿子得长这个能耐,不然上了初中,作业更多的时候怎么办,难道就不睡觉了吗?
听我的一个同学说,她的女儿有一天晚上在椅子上睡着了,到第二天早晨4点钟醒来,又接着写作业。她不上床睡觉,是担心自己不能醒来写作业。可怕而可悲啊!这是对儿童身体的摧残,是对儿童脑力劳动的不尊重!很多父母却听之任之,完全失去了家长的权威。